金山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集中解答一些问题(第1页)

随着剧情发展,刘汉政权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有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不太适宜放在正文中,于是发个单章,丰富一下。第一,匈奴的人数。第一卷94章已经介绍过了,曹魏时期大概三万余落,十几万口。那么西晋时期呢以下仅包括内迁匈奴十九种。开幕雷击——西晋开国那一年(泰始元年265),塞泥黑难等二万余落归化,帝复纳之,使居河西故宜阳城下。后复与晋人杂居,由是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靡不有焉。开国第一年就内迁了十来万匈奴人。咸宁三年(277):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夷、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人数不详。咸宁五年(279):三月,匈奴都督拔弈虚帅部落归化——人数不详。咸宁五年(279):冬十月戊寅,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落归化——人数不详。太康五年(284):有匈奴胡太阿厚率其部落二万九千三百人归化。太康七年(286):又有匈奴胡都大博及萎莎胡等各率种类大小几十万余口,诣雍州刺史扶风王骏降附。太康八年(287),匈奴都督大豆得一、育鞠等复率种落大小万一千五百口,牛二万二千头,羊十万五千口,车庐什物不可胜纪,来降,并贡其方物,帝并抚纳之。太康十年(289):奚轲男女十万口来降。以上仅仅是司马炎时期内迁的,没算以前积存的,也没算晋惠帝、晋怀帝时期被刘渊招诱南下的。有些读者不信,认为匈奴没多少人。我数学不好,有没有大手子帮我计算下司马炎时期的侍御史西河郭钦上疏曰: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看看当时的描述,并州、关中到处是匈奴,并州是相对最集中的。这还仅仅是匈奴,没算羯人、乌桓、鲜卑。乌桓是内迁人数仅次于匈奴的。第二,匈奴的生产方式。匈奴并非没有种地的习惯,早在西汉年间就有了,但因为草原的环境,只有特定地区适宜种植业,因此规模不大。南迁之后,他们把在北方草原种植的糜子带了过来,作为传统农作物耕种。糜子非常适宜草原的环境,事实上一直到辽国时期,契丹人还特别喜欢种糜子,潢水(西拉木伦河)流域种植业规模十分庞大。当然,他们所谓的种植业,与汉地又大不一样。别以为内迁汉地后,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就渐渐向汉人靠拢了,这可真不一定。唐代内迁至淮西的突厥人,不事稼穑,但以游牧、弋猎为业,整个南阳盆地、淮西到处是赶着牛羊放牧的突厥人。胡汉交融之后,当地风气狂野,造就了大名鼎鼎的蔡贼。内迁匈奴、乌桓人是半定居形式。种地时,往往种子一撒,然后就不管了,秋天再来收割,贮藏于地窖之内。这种习惯在后世诸胡中依然有体现。唐代的吐蕃人占领河陇后,在当地种青稞、麦子,是同样的操作方式,播种就完事了,没有田间管理。五代时的奚人春借边民之荒田种穄,秋熟乃来收获,毕则窖于山下。甚至到了蒙古人那会,依然如此——蒙古昔种田,撒种委之去,谓曰靠天收,秋成返刈获。其去非无因,或猎或牧。种地只是增强了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让他们能养活更多人,事实上他们是半农半牧的生产形式。这从他们的食物、衣物上就能看得出来——不种桑麻织布,主要穿皮裘,食物中存在大量牛羊乳、肉类。第三,匈奴的军事。有些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兵要一直养着。事实上,在唐玄宗时期开始大规模募兵(职业化)以前,中国一直是少量募兵+大量征兵的形式。什么是征兵就是从地里拉来农民打仗,打完仗解散,回去种地。下次需要打仗时,再把你征发起来。但募兵呢募兵是有军饷的,有一笔庞大的维持费用。开启大规模职业化募兵的唐朝最多时有多少兵唐玄宗天宝十节度的兵力数据摆在那里,光一个范阳镇就九万人,当时全国大约56-60万军队。但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军队,并不完全脱产,还有一部分人是屯田的。有书友提到怛罗斯之战,其实高仙芝没多少兵。整個安西四镇,也就两万余兵。他当时应该是挑选了几千或一万兵——不可能全部调走,地方要驻防——然后又征发了土团乡夫(农闲时操练的农民)一万余人,凑足了两万唐军(1万以内的正规军+1万多土团兵)。另外,他还征发了蕃部丁壮五万人——葛逻禄、突厥种部落。再回到唐代兵力。到了中唐藩镇割据时期是多少人呢穆宗、宪宗时期都有宰相汇报,九十九万余人——具体数据我上本书写过,记不清了,99万7千多还是8千多的,精确到了个位数。宰相的正式奏疏,精确到个位数,做不得假,至少兵籍文册上有这么多人,财政预算也要按这么多人来制定。唐三百多州,每个州都有州兵。几个州组成一个藩镇,有镇兵、牙兵。一些重要地点,还有县镇兵。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士兵们不愿意屯田了。除了少数边远军州,物资转运困难的地方还有屯田现象外,剩下的都是职业士兵。中晚唐一个兵年花费20-24贯石,当时全国财政收入最多时3600万贯石——和明清时不一样,中晚唐两税法(以财产多寡计税,不按户计税,有钱的多收,没钱的少收,有点类似清朝的摊丁入亩)时,商税(榷盐、榷茶、榷铁、榷漆等等)最多时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一半。当时唐廷给每个藩镇定了军额,如宣武镇十万人、淮南镇三万五千人、幽州镇五万人等等……数据有据可查。养不活兵的藩镇,中央补贴,这些藩镇一般相对听话,愿意为中央打仗,讨伐不听话的藩镇。至于有人提到西班牙养多少兵费劲这种事。我第一本书正好写大航海时代的,比较了解那时候的内容。首先,那是募兵,即职业士兵。其次,火器时代,花费激增。第三,国王其实没什么钱。英格兰国王为了打英荷战争,把老婆的嫁妆都卖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这些债向谁借的贵族、教会、银行家。这是东西方国情的不同。军事和外交归国王,国王打仗,贵族、教会不一定出钱的。国王只能在直属领地征税,或者借债。伦敦或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还给国王高利贷,比如信誉不好的西班牙王室,借贷成本是年利率20,因此几次破产。从美洲运回来的金银,经常来不及铸币就直接以银条、银块形式拿去还债。另外,西班牙60的收入,是被王室奢侈花费掉了,并没有用到军事上。好像扯远了。再说回匈奴。胡人政权,你用汉地的标准来衡量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胡人政权的征兵形式大同小异。有据可查的契丹,一户出一丁是常态,三户出两丁也不鲜见,出征的人还要自己准备武器和一部分粮食、肉干、奶酪。他们种地后就不管了,秋天才收,中间不需要忙活,反正靠天收。男人出征后,女人小孩亦可勉强放牧,维持生产。大发之下,所有成年男丁齐上阵,固然会影响农牧业生产,但负面影响远不如汉人那么大——当然,非到生死存亡时刻,也没哪个首领闲着没事玩大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几乎没有维持成本,所以不存在养不养得起这种事情,因为他们就不养兵。胡人正规化建设后,也会尝试组建职业士兵,比如契丹的皮室军,平时就有人供养,不怎么需要干活,专心训练就是了。另外再谈一下组织形式。此时基本是部落、氏族形式。历史上胡人组织形式出现质的提升,是唐代的吐蕃。吐蕃实行茹—东岱制。翼长、万户、千户、百户、小将——翼长统领至少一个万户。这是史上第一次出现如此严密的组织结构。茹—东岱制下,各级官员管军又管民,以军法治民,组织度非常高。而且军事装备非常好,从中亚、天竺掳掠了大量工匠,有成建制的具装甲骑。说实话,若非吐蕃这种农牧混合国家运气不好,遇到了上升期的唐朝,估计会很厉害,毕竟安史之乱后,他们深入中亚,与阿拉伯人激战,还经常南下印度抢劫。当然,吐蕃运气也不错。唐玄宗天宝年间,吐蕃连吃败仗,损失惨重,九曲之地尽皆丢失,有亡国之忧。但戏剧性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了,吐蕃又活了……吐蕃的制度,与女真的猛安谋克制、蒙古的万户制大同小异。即胡人打破了部落、氏族的藩篱,以一种组织度更高的形式调用他们的人力物力,并且提升了凝聚力。这会的匈奴还不存在这种组织度。最后说一点,算是我的个人见解,不一定对。就总体而言,募兵制是要优于征兵制的,缺点是维持成本太高。不打仗的话,募兵也要领工资,而征兵在家种地,是农民。打仗的话,募兵要领双倍乃至三倍工资——中晚唐防秋,各藩镇派兵到边境,帮助中央守边,朝廷给两份工资,藩镇给一份工资,三倍工资。而征兵打仗,还是没有工资,或者只有极少的赏赐。在募兵制大规模开启前,压根就没军饷这个概念。另外,很多人都听说过一汉当十胡这种说法。对,这是西汉年间。到了后来,陈汤说现在不行了,只能一汉当五胡。原因是什么胡人也在进步啊。西汉时中原与匈奴的文明、生产力差距极大,体现在战争上,就是西汉军队武装到牙齿,而匈奴只能武装极少数精兵,绝大多数人居然用骨箭,更别说大规模装备甲具了。另外,当时马具也不行,骑兵威力不够大。东汉时,这个差距缩小了。胡人装备提升了一些,而且出现了能提升骑兵战斗力的马具。到了魏晋南北朝,因为胡人大举南下,差距更加缩小。而且双边马镫、高桥马鞍出现,让骑兵可以借力,在马上做更复杂的动作,骑兵威力暴增。再到唐代,汉人军队的装备优势更小了,这时候怎么办只能靠武勇。说一个典型例子,唐中宗时在阴山修三受降城,打算修瓮城、马面,置守具,被很多人反对。反对的原因你想象不到:他们认为城池修得太好,会让士兵有依赖心理,不愿出城野战。唐代朔方军六万余人,其实马不多,绝大多数是步兵。胡人骑兵来了,步兵要敢于出城野战。毕竟薛延陀人都能靠步兵一统草原对吧——薛延陀大概是蒙古草原上唯一一个靠步兵称雄的霸主了,奇葩。写得有点散乱,其中一些还是集中回答读者的疑惑。先这样吧,继续码字。

真少爷养崽去了  渣过我的前任们上恋综后,我红了  团团圆圆  民国:横行上海滩,我小弟有点多  全员内鬼,你让我夺冠?  龙族:拥有炉石卡牌的路明非  越轨暗恋  于小姐不嫁人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期待在异世界  乌龙山修行笔记  少年歌行:传承道济,逃婚李寒衣  蓝星大厨,征服星际  一只狐狸  灰姑娘的钢琴曲  我给小可怜当靠山[快穿]  路人甲不想做神秘高手  离婚后傅总又找她谈恋爱  十八道桃花符  天才科举路  

热门小说推荐
成就仙帝,全靠敌人的努力

成就仙帝,全靠敌人的努力

当自身修炼带来的任何副作用,都由自己的敌人承担,那是一种什么体验?于是乎,刘顺义开始疯狂的修炼禁术,修炼氪命的绝招。甚至开始疯狂的修炼透支根基的功法。一是求快速提升实力,二是这些东西很强,三是,反正一切的代价和负面效果,都是敌人承担。不仅如此,还能借敌人的修炼天赋修炼。什么,你说你要与我为敌?还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那我可就兴奋了!等等我的敌人,我还没有修炼成这个烧血的技能,你不能死!...

求原神神里凌华的书

求原神神里凌华的书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从1998开始,我成为足坛教父

从1998开始,我成为足坛教父

足球系统经营教练球员布局五大联赛什么?未来的囚员国足教练在我的球队?弄走弄走,这种人,不能留!什么?足协有规定,不能自由交易球员?哪来的奇葩规定,去他的吧!好好踢个足球怎么这么难!1998年,龙国足球还是亚洲一流。24年后,龙国足球人见人欺,假球黑哨不断,整个足球体系即将崩坏。秦风怒了!我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我,要翻了龙国足坛的天!...

重生之老婆别慌,亿万资产够你花

重生之老婆别慌,亿万资产够你花

老婆老婆,别着急,不就一个亿嘛!你这死家伙,我们娘俩差点被人卖了!不着急,看我怎么打脸他重生不仅仅是信息时差,不仅仅是系统资源,还有无限摄取的脑洞点子!开局破汗褂,照样万人迷!这是冯小宝的信条!村长儿子,我都没有看在眼里我就不信亿万财富砸不翻你!魂穿带着无限超前点子换财富,这个想法可是爽到家了!...

傅总,您夫人又又又去摆摊算命了

傅总,您夫人又又又去摆摊算命了

玄学抓鬼算命沙雕爽文师父去世后,玄学天才林溪下山摆摊算命,边挣钱边找未婚夫。大师,我儿子的真命天女何时出现?林溪真命天女没有,真命天子倒是有。大师,我最近总梦到鬼,求你灭了他。林溪鬼是你父亲,你上错坟了,他叫你去认坟头。大师,我母亲失踪二十多年了。林溪你母亲被你父亲杀害,埋尸后院。傅氏集团掌权人向来不近女色,竟然和一个小神棍闪婚了。所有人天天猜傅总什么时候离婚。等啊等啊画风逐渐不对劲。顶流明星哭着喊小神棍救命!各路大佬重金求见小神棍一面。甚至,国家的人也来找她合作。众人赶紧抢名额,大师,我也要算一卦。某天,林溪照常去摆摊。傅京尧将她抵在墙角,老婆,给我算一卦。林溪冷漠脸,工作时间,只谈钱不谈感情。傅京尧掏出所有卡,我的钱全是你的。林溪两眼放光,你想算什么?男人黑眸幽深,语气透着委屈,老婆,我们什么时候过新婚之夜?林溪男人搂住她的腰,嗓音暗哑,不说话?那就今晚过。(天才玄学大佬vs超有钱宠妻霸总,先婚后爱,主剧情,穿插多个玄学小故事)...

东北往事之童养媳

东北往事之童养媳

十岁的春妮被迫卖到井家大院做童养媳。在这里,她亲眼目睹了井家女人悲惨的经历她在井家的变故中被土匪抓走,被龙家的五少爷救下山,从此和龙五一起走上抗日的道路两个人也牵扯出一辈子的羁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